城市排水設施是重要民生基礎設施,也是城市更新城市建設重點領域之一,對于保障市民生活生產秩序和提升市民生活環境品質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12月19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向社會各界介紹我市實施的市政排水設施建設和城市水環境治理情況。
兩座污水廠年底前完工
根據三年行動計劃安排,至2024年年底,我市環膠州灣、環渤海灣和沿河的所有城市污水處理廠將全部完成提標改造任務。今年以來,市水務管理局聯合市生態環境局等有關部門加強工作指導,先后7次邀請專家對污水處理工藝和建設方案把關,深入現場開展技術交流研討,幫助解決技術難題,保障了項目順利推進。截至目前,在17個污水處理廠提標、新(改擴)建項目中,15座污水處理廠已完成提標改造任務,剩余的兩座正加緊建設,計劃年底前完工。
提前3年完成“省任務”
全市已完成城市建成區包括西海岸新區雙珠路路段、膠州市青年路路段、平度市蘇州路路段等合計49.82公里既有雨污合流管網改造,提前3年完成省要求的清零任務,成為省內首個實現整市域建成區雨污合流管網清零的城市。
隨著污水處理廠提標后“清水入河”和城市河道水體的持續整治鞏固,有效改善了周邊水環境質量。在李村河中下游,水生植物進一步豐富、水生動物更加活躍,多種珍稀鳥類再次返回河道棲居,水體周邊成為市民親子游玩、娛樂健身、親近自然的好去處,李村河獲評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同時隨著城市品質不斷提升,張村河、白沙河、墨水河等眾多城市河道帶動了周邊產業結構升級,更多高品質住宅小區、商業項目依河而建,實現了城市發展和河海生態環境保護的同頻共振,取得了良好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
全面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是倒逼水污染源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抓手。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先后兩輪對全市10600余個入河入海排污口開展集中排查整治,污水直排現象大幅減少,市民身邊的清水綠岸明顯增多。“十四五”以來,全市20個國省控地表水斷面水質年度達標率保持100%,其中優良水體比例由2020年的50%,提升至2024年的71.4%。
完成70公里排水管線改造
今年市政府將“緩解道路低洼點汛期積水問題”列為民生居住環境領域攻堅事項,要求“加大市區排水設施維護力度,實施市區部分道路低洼點排水管網改造工程,年度改造道路低洼點不少于25處。”市水務管理局作為牽頭部門,在工程措施方面,著重從三方面推進實施。
一是改造低洼路段排水設施。重點采取路面翻建、雨水主干管改造、增加雨水口收水設施等方式,對低洼路段進行改造,今年已經完成遼陽西路與遼源路路口、龍口路與龍山路路口等25處改造任務,明年汛期前計劃再改造63處。二是疏通重點排水管道。督導排水公司利用各類疏通車設備,對青海路、燕兒島路、山東路等重點路段,及低洼路段開展專項拿砂疏通,對雨水支管進行排查疏通,保障排水管道暢通。三是更換一批老舊排水管網。重點對哈爾濱路、利津路、萬年泉路等路段排水管線實施修復或更換,目前已經完成70公里的改造任務,進一步提升排水管線的過水能力,減少積水冒溢問題的出現,為市民提供良好的雨天出行環境。
同時,市水務事業發展服務中心還積極采取應急處置措施,提前預置力量,強降雨期間在青海路與普集支路,膠州海爾大道等處提前配置大功率排水搶險設備,保障了行人車輛安全;開展統籌調度,與多部門聯動,利用智慧水務視頻監控系統,強降雨時排水人員全部上陣,采取在低洼點拉警戒線、人員值勤等措施,今年成功應對了11次強降雨,保障行人車輛安全。
第十二屆國際管網展覽會于2025年11月26-28日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感興趣的可以加小編微信咨詢:17736718270.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世紀城路198號